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外商投资企业 > 外资企业法律知识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问题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12

 
329756

  2004年初,王先生应聘进入某外贸公司做财务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没多久外贸公司并入某电子技术公司,从公司角度来讲是一件大事,而员工感到的变化是除变更劳动合同以外,总经理还是原来的总经理,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工资也是原来的工资。

  虽然对于每个月近8000元的工资王先生颇感满意,但在工作中经常与总经理发生争执。6月初,在又一次不愉快争执后,现电子技术公司总经理也就是原外贸公司总经理提出要王先生辞职,并表示公司可以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偿。6月中旬,王先生与公司总经理签订《提前终止劳动合同补偿协议》,协议中约定:王先生同意按总经理要求主动辞职,并做好工作移交;公司则除支付6月份工资外,另支付王先生5个月工资作为补偿,于6月底工作移交结束后支付。

  签好协议,王先生当天递交了辞职报告,总经理也签字同意。到6月底,王先生将工作移交报告交给总经理,当去领工资时只拿到6月份工资和退工单。另5个月工资说要等一周后拿。过了一周,王先生去拿补偿工资时,却被告知当初和总经理签订的协议无效,因当时这位总经理还不是电子技术公司的法人代表。

  王先生不服告到区仲裁委员会,要求公司支付补偿费用。

  区仲裁委查实,现电子技术公司和外贸公司原是两个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外贸公司并入电子技术公司。营业执照上法人代表于2004年7月8日变更为现总经理,但在2004年5月,电子技术公司董事会就公司原章程进行修改,确认电子技术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原外贸公司的总经理。所以在6月份,这位总经理的身份已是现任公司的法定代理人,双方签订协议有效。仲裁委作出裁决,公司应支付给王先生5个月的补偿费用。

  评析:本案的焦点是董事会决议是否有效?法定代表人身份的确定是以董事会决议日期为准还是工商注册登记日期为准?

  其实,用人单位在时间确认上打了一个擦边球。公司董事会在5月份就已经做出决议并修改了公司章程,确认原外贸公司总经理为现电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7月工商局登记注册。从公司总经理行使职权的效力上讲已经在5月份生效。工商注册时间确认法定代表人身份只是履行法定手续。所以,公司总经理与王先生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应视为是有效的公司行为。

延伸阅读
  1. 双倍经济补偿情况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 双倍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什么
  3. 公司裁员一般会怎么赔偿
  4. 合同期内公司倒闭赔偿标准
  5.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都可以得到经济补偿有哪些

外商投资企业热门知识

  1. 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股权转让给外国公司的价格是否有规定
  2. 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职责是什么
  3. 中外合资企业能破产吗
  4. 外商独资企业章程范本
  5. 外商投资性公司经营范围放宽:法律专家解读影响与展望
  6. 外资企业法人变更有哪些程序
  7. 国内专属管辖的范围有哪些
外商投资企业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