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构成侵犯荣誉权?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哪些行为构成侵犯荣誉权?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9-21

 
327558

荣誉权的保护与侵权行为

一. 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

非法剥夺他人荣誉是指未经法定程序、没有法定理由,并由法定机构作出的决定,宣布撤销或剥夺他人的荣誉。例如,某厂职工高某多次获得省劳动模范称号,并因此获得两次晋升工资的奖励。然而,由于高某揭发了厂长的经济问题,遭到厂长的报复。厂长宣布取消高某的省劳模称号,并取消其奖励的工资。在这个案例中,高某获得的荣誉是经过省政府批准的,因此厂长无权宣布撤销此荣誉。这种行为构成了非法剥夺荣誉,对高某的荣誉权构成了侵害。

二. 非法侵占他人荣誉

非法侵占他人荣誉是指行为人以非法手段进行冒领、强占或偷窃他人获得的荣誉。例如,某县决定对见义勇为的农民刘大民授予荣誉称号并颁发奖金。然而,在参加颁奖仪式的通知寄出后,邮递员误将信送到了与刘大民同村的刘大明手中。刘大明乘机冒充刘大民领取了荣誉称号和奖金。在这个案例中,刘大明侵犯了刘大民的荣誉权。

三. 低毁他人获得的荣誉

低毁他人获得的荣誉是指有些人因各种原因,如对他人获得荣誉心怀忌炉等,而低毁荣誉权人,引起他人对荣誉权人荣誉获得的怀疑,从而构成对他人荣誉的侵害。

四. 侵害荣誉权人的物质利益

侵害荣誉权人的物质利益是指对荣誉所附随的物质利益进行侵害的行为。这包括拒发或扣发奖金,毁坏奖杯、奖章、奖状等行为。例如,某单位根据规定对本单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授予荣誉称号,并奖励两万元。然而,由于有人反映奖金数额过高,单位领导擅自决定只发给获奖人员1万元奖金,剩下的1万元捐给工会作为活动经费。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扣发应得物质利益的行为,构成了对荣誉权的侵害。

荣誉权的保护与法律责任

荣誉权是公民人身权的一种,我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来保护公民的荣誉权。不论是谁侵犯了公民的荣誉权,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标签: 什么是行为艺术
延伸阅读
  1. 银行办理贷款担保人需要签什么
  2. 合作协议
  3. 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区别
  4. 企业战略管理指的是什么
  5. 两次招标失败后怎么处理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劳动仲裁调解的时间限制
  2. 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及程序
  3. 死缓限制减刑最低服刑年限是多久
  4. 公司辞退不赔偿怎么办
  5. 哪些劳动争议可以用仲裁处理
  6. 劳动仲裁什么条件受理
  7. 工伤赔偿纠纷是否仲裁前置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