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员补偿标准的最新动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公司裁员补偿标准的最新动态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2-07

 
325450

购买到变质食品如何要求赔偿

案例分析

一位消费者购买了一盒巧克力,发现巧克力已经过了保质期。消费者认为超市销售过期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购买款项并获得赔偿。

法院判决

法院判决超市赔偿消费者购买款项,并额外赔偿一定金额。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并受到损害时,有权要求经营者或生产者进行赔偿。被要求赔偿的经营者应当承担首要责任,并在收到赔偿要求后立即赔付,不得推诿。如果损害属于生产者责任,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如果损害属于经营者责任,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在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时,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如果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则按一千元计算。但是,如果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误导消费者的瑕疵,则不适用该赔偿规定。

知假买假可否要求赔偿?

在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一些职业打假人开始以打假为生,他们每天在超市和食品卖场寻找过期食品,并向商家索赔。对于这些职业打假人是否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定义的“消费者”,引发了广泛讨论。然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出乎意料,因为职业打假人显然不符合消费者的定义。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肯定没有考虑到职业打假人,因为他们使用了经济学中严谨的“消费者”一词,指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求而进行交换的人。因此,职业打假人被排除在外。然而,最高法院在新法出台后不久发布了指导案例,支持消费者索赔。案例中描述了一位消费者在超市购买了一箱牛奶,发现牛奶已过保质期,因此向超市索赔。法院最终判决超市赔偿消费者。立法者的观点是对食品监管应采取严厉打击的原则,商家只要将过期食品投入市场,就可能侵害消费者,因此应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综上所述,在购买到过期食品后,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法院不会支持商家以消费者知假买假为理由辩驳。根据以上案例和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到变质食品后应果断向商家索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需帮助,请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单位裁员应支付经济补偿
  2. 企业停产职工离职的经济补偿
  3. 公司解散应支付员工补偿金的法律依据
  4.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5. 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标准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销售合同
  2.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细则
  3. 仓储合同的定义
  4. 委托代理合同
  5. 法律咨询:超市自助寄存柜责任归属问题
  6. 民法典签订代理合同签订流程包括哪些环节
  7. 什么情形下企业借款担保合同无效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