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22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扩大了交通事故的外延,包括因过错造成的责任事故和因意外造成的意外事故。在交通意外事故中,由于各方均无过错和责任,损害赔偿调解变得困难且争议较大,尤其是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意外事故。
目前,关于交通意外事故的赔偿问题,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只要不能找出行人、非机动车方有过错或故意,机动车一方应该赔偿全部损失。
另一种观点认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5条明确了交通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交通意外事故两种情况。如果各方均无过错和责任,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该规定的第58条(1)款(4)项明确规定了赔偿责任的确定应根据当事人的责任,适用于责任事故。在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发生的事故中,机动车方应该承担一定责任,才能适用该规定。而各方无责任的交通意外事故则不适用此规定。该规定的第58条(2)款还规定,交通意外事故的赔偿应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进行。如果让无过错、无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全部赔偿,将显得不公平,违背法规精神。此外,当前保险公司实行的是责任赔偿制度,即只有机动车方承担责任时,保险公司才会进行相应的赔偿。由于机动车一方无责任,如果承担全部赔偿,投保人也将面临索赔困难。
对于交通意外事故的赔偿问题,筆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交通意外事故的前提是各方均无责任,如果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让无责任的机动车方赔偿行人、非机动车方的全部损失,实际上等同于认定机动车方承担全部责任,这与事故认定不符,也不符合交通意外事故调解的"公平、合理、自愿"原则。既然事故各方均无责任,各方在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应当共同分担事故损失,才能算是公平。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方处于"强势"地位,行人、非机动车方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体现保护"弱势"的立法精神,在损害赔偿上,应让机动车方承担60%—80%的责任,行人、非机动车方承担20%—40%的责任,这样才能算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