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被执行公司转移财产问题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7-31
被执行公司财产转移的处理方法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保全被执行人的财产,并提供财产线索,以防止被执行人在起诉前转移个人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如果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对其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如果不提供担保,法院将驳回申请。一旦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如果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应立即开始执行。如果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没有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表现
在欠款期间和执行阶段,债务人的恶意转移财产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欠款期间恶意转移财产的表现:- 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2. 执行阶段期间恶意转移财产的表现:- 在法律文书生效后,债务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 债务人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妨碍或抗拒人民法院执行。- 债务人有履行能力却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支付令。其中,恶意转移财产行为指的是在法律文书生效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
查找债务人的有效资产
查找、掌握债务人的有效资产是诉讼清收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诉讼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整个授信过程中,包括授信前、授信中、逾期后的非诉讼催收、诉前准备、诉讼中、执行中等授信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查找和掌握债务人、担保人等债务人的财产,尤其是有效资产(即债务人可用于偿还到期债务的资产)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和控制债务人的有效资产意味着掌握诉讼的主动权,是迫使债务人接受债务重组、以物抵债、诉讼或执行和解的重要手段。如果无法掌握债务人的有效资产,所得到的诉讼结果将只是一纸空文。在授信前,银行应要求债务人准确填写申报主要财产清单,信贷人员和尽职调查人员应认真核实债务人主要资产清单的每一项内容,包括财产来源的合法性、权利证书的真实性、财产存放位置、是否设置抵质押、变现能力和变现价值等。在贷后检查中,银行应及时了解和调查债务人有效资产的变动情况,并将相关情况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及时了解债务人的清偿能力,并为未来的清收活动提供有效支持。在诉讼清收活动中,全面查找债务人财产也是尽职调查的要求,直至诉讼终结。以上是关于被执行公司财产转移的处理方法、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表现以及查找债务人有效资产的相关知识。当遇到被执行公司财产转移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及时解决相关内容。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请咨询我们的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