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是否会被立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4-15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和程序
一、立案标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公安司法机关在审查时应当迅速判断是否存在犯罪事实,若认定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应立案;若认定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不予立案,并向控告人通知不立案的原因。
二、立案程序
1. 材料审查:公安司法机关应按照管辖范围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确保审查程序迅速进行。2. 犯罪事实判断:在审查过程中,公安司法机关将对犯罪事实进行认定,判断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若认定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立案;若认定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不予立案。3. 通知控告人:对于不予立案的情况,公安司法机关将向控告人发出通知,明确说明不立案的原因。4. 复议申请:若控告人对不立案的决定不服,可以向公安司法机关申请复议,要求重新审查案件。
三、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
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案件,只要存在犯罪事实,公安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原则保证了对职务侵占行为的严肃打击,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四、案件审理
一旦立案,公安司法机关将依法对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收集证据,形成起诉意见,并将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最终,人民法院将根据法定程序对被告人进行审判,以保障法律的公正适用。通过以上程序,对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案件进行立案审查,有助于确保对犯罪行为的及时查处,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