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4 更新时间:2024-03-19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有自由处分权利,如果双方达成一致,可以进行和解。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被害人和被告人可以就刑事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刑事和解,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刑事和解撤案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以下是对刑事和解撤案依据的解析。
对于故意伤害造成轻伤的案件,如果公安机关立案,只有符合条件的才可以撤销。因此,作为刑事公诉案件,受害人没有撤销案件的权利。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结果,只有不构成刑事案件的情况下才能撤销案件。当行为人与受害人达成和解协议时,可以考虑从宽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撤销案件。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况,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刑事和解的程序如下:
首先,要让加害人供述犯罪事件的经过,并向被害人及其亲属认罪,承认错误,表示悔改。
被害人描述犯罪行为对其身体、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关人叙述犯罪行为给他们自身以及被害人关系密切的人造成的后果。通过这些描述和叙述,加害人会了解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对被害人以及自己的家庭和朋友造成的后果。被害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并有权利询问与犯罪事件有关的问题。
在对犯罪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进行充分讨论后,调解员可以询问被害人希望从和解中获得的补偿或赔偿项目,从而帮助确定加害人应履行的义务。
所有与会者都可以对加害人如何补偿、如何解决犯罪事件发表意见。
在听取了所有与会者的意见后,调解员主持和解参与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督促与会者签署和解协议。人民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派出的监督员应对整个和解过程及各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监督,如发现违法情况,应及时指出并建议纠正。
刑事和解协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加害人向被害人道歉。
加害人立悔过书。
加害人向被害人支付相应数额的财产或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
加害人有保护被害人安全的义务。
加害人应承担预防再犯的义务等。
刑事和解的结案方式包括:
适用于“可不作为犯罪处理”的案件。在刑事和解后,如果犯罪嫌疑人(加害人)的行为根据法律可不作为犯罪处理,侦查机关可以建议撤案。
包括绝对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在检察机关案件承办人主持下进行和解后,双方达成协议,可进一步对加害人进行训诫,然后由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提起公诉并提出从轻、减轻处罚的量刑建议。
以上是对刑事和解撤案依据的法律解析。根据上述内容,刑事和解的撤案问题有相关规定,有些案件可以撤案,而有些案件则不可以。如果对此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法律帮助,请随时咨询手心律师网的相关顾问。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有疑问,请进入手心律师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