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7-11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分别代表辩方和控方,具有特定的职责和权利义务。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下人员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时,应向人民法院立案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1. 授权委托书
2. 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
3. 若系近亲属委托,需提供能证明与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的书面材料
4. 若由社区、单位或有关社会团体推荐,需提交推荐证明
5. 若委托工作人员,需提交能证明受委托人系其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或社会保险关系等证明材料
6. 双方签署的《受委托人在诉讼代理中不收取报酬的承诺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根据以上介绍,被害人、自诉人以及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都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如果您需要委托诉讼代理人,建议您准备齐全所需材料,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