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普遍司法准则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3-15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规定及例外情形
一、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一般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和刑法第36条第1款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确定为物质损失,即被告人应当赔偿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实际损害。具体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对于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办[2011]159号工作答复中进一步解释,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确定赔偿数额。然而,如果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调解不成,被告人确实不具备赔偿能力,而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坚持在物质损失赔偿之外要求赔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有困难的被害人,给予必要的国家救助。
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例外情形
刑诉法解释第155条第3款规定,如果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这是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一般规定的例外情形。根据《道交解释》第14条第1款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指的是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包括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各项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6条和第22条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于2014年2月24日对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答复,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无论是否投保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都可以将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纳入判决赔偿的范围。因此,在交通肇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与民事侵权诉讼的赔偿范围是一致的。如果双方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赔偿范围和数额并无限制,完全遵循民事自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