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1-03
一般情况下,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当事人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根据合同约定,企业可以确定相应的对方当事人。然而,由于企业本身主体较为复杂,包括子公司、分公司、工程处和项目经理部等,因此需要进一步确认各个单位是否具备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
子公司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因此有权成为民事诉讼的原告或被告。
如果分公司领有工商部门颁发的执照,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组织”,也享有民诉主体资格。
工程处是否能成为民诉主体,需要看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如果经过登记,工程处也具备民诉主体资格。
项目经理不具备法人资格,也不是独立核算的内部机构,因此无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被诉。
如果施工企业名称发生变更,诉讼中应以变更后的经济实体为诉讼当事人,并向法院提供工商部门的变更登记资料。
如果被告主体错误,原告撤诉后重新起诉可能会导致原告需要承担50%的受理费。因此,在起诉标的较大的情况下,原告可以选择让主审法院驳回本方诉请,原告只需承担受理费50元。
如果被告属于企业法人,原告不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不影响法院审理判决。如果被告属于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原告应提交被告已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依据,否则法院可能会以“原告未充分举证证明被告已经工商部门登记,无法证明被告具备合格主体资格”为由驳回原告起诉。
如果转包时经过发包人同意,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转让。此时,应将实际施工人列为原告,发包人列为被告,合同承包人不列为当事人。
如果转包时未经过发包人同意,实际施工人是原告,承包人是被告。发包人一般不列为当事人。
如果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合同转包给实际施工人后发生质量纠纷,发包人是原告,承包人和实际施工人员是共同被告,共同承担质量方面的连带责任。
在工程欠款纠纷中,应以实际施工人和被挂靠单位为共同原告。如果被挂靠单位不愿起诉,实际施工人可以单独起诉。
在工程质量纠纷中,应以实际施工人和被挂靠单位为共同被告。这两个单位对质量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两个以上的承包人联合承包工程,其中一方与发包人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后发生纠纷,其他联合方应列为本案的共同原被告。
如果合作方对合作标的享有共同权益,并且合作方与承包人签订承包合同发生纠纷而诉讼,其他合作建设方应为共同原被告。
如果由于分包单位的原因导致建设单位发生损失,建设单位可以以总包单位为被告,直接向总包单位索赔。而总包单位承担责任后,可以以有责任的分包单位为对方当事人,另行提起诉讼。
如果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第三人财产或人身损害,受害人为原告。在确认对方当事人时,应区分涉案工程是否已交付。在工程交付前,以承包人为被告;在工程交付后,以发包人为被告。
如果在施工期间,由于承包人的过错导致他人损害,例如在公共场所、道路旁边或地上挖坑、安装地下设施时未设明显标志和未采取安全措施,以承包人为被告,发包人不列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