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刑事初审常规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公诉案件刑事初审常规程序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7-09

 
318420

庭前准备

在宣布开庭前,书记员需要按照以下顺序完成以下工作:

查明出庭情况

确认公诉人、当事人、证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

安排证人、鉴定人

将准备作证的证人和鉴定人安排在庭外休息,等候传唤。

宣读法庭规则

入庭前,需要宣读法庭规则,告知旁听人员应保持安静。规则包括:

  1. 未经法庭许可,不得记录、录音、录像、摄影;
  2. 不得进入审判区,不得随意退场;
  3. 不得鼓掌、喧哗、吵闹和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4. 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得发言、提问;
  5. 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旁听人员可在休庭或闭庭后向法院提出意见;
  6. 携带通讯工具的请关机;
  7. 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规则。

法警需要维护法庭秩序。

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

公诉人、被害人、辩护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入庭。

宣布审判长入庭

公诉人及诉讼参与人就座后,宣布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宣布全体人员坐下

审判人员就座后,宣布全体人员坐下。

报告庭前准备工作

当庭向审判长报告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包括:

书记员就座

书记员就座。

开庭审理

查明被告人的以下情况(对于多个被告人,依次进行):

个人信息

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住址。

法律处分情况

确认是否受到过法律处分及处分的种类和时间。

拘留、逮捕情况

确认何时被刑事拘留、逮捕。

起诉书副本收到日期

确认收到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的日期。

法庭调查阶段

控辩

审判长宣布开始法庭调查,要求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如果有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其代理人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宣读附带民事诉状。

举证和质证

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审判人员应注重以下内容:

  1. 围绕指控的内容进行调查,以审查和核实证据为中心,查明案件事实。如果其他诉讼参与人提出或法院发现有相关的新事实或证据,应一并调查。
  2. 控辩双方必须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
    • 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 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
    • 被告人的身份;
    • 实施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 共同被告人的责任分担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
    • 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
    • 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无法定或酌情从重、加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 赃款、赃物的来源、数量及其去向。对于附带民事诉讼,还需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已经给被害人造成损害,被害人对造成的损害结果有无过错以及被告人的赔偿能力;
    • 其他与罪与非罪以及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
  3. 审判人员应询问被告人、被害人对指控犯罪的事实有无异议。公诉人可以就异议部分对被告人进行讯问。被告人全部或部分否认犯罪的,应听取其否认的根据和理由,但不能轻信,应着重于其他证据的证明。
  4. 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就具体事实、情节向被告人发问或互相发问。被告人、被害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就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进行陈述。但对控辩双方讯问、发问、陈述的内容与本案无关或讯问发问方式不当的,应制止。对于控辩双方认为对方讯问、发问内容无关或方式不当而提出异议的,应判明情况予以支持或驳回。
  5. 审判人员认为有必要时,随时可以向被告人讯问,也可以向公诉人、被害人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审问共同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应分别进行,暂不审问的应押离法庭。合议庭认为必要时,可以传唤共同被告人同时到庭对质。

证人和鉴定人的传唤和询问

对于指控的每一项案件事实,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提请传唤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或出示证据,宣读未到庭的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的书面陈述、证言、鉴定结论及勘验、检查笔录。传唤证人和鉴定人出庭作证时,应先核实其身份和与本案的关系,并告知其应如实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审判人员应先由提请传唤的一方进行发问,另一方在对方发问完毕后经审判长准许也可以发问。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后,传唤方可以提出发问,另一方经审判长许可也可以发问。审判人员可以随时询问证人、鉴定人。对于与本案无关或发问方式不当的内容,应制止。对于控辩双方认为对方发问不当而提出异议的,应判明情况予以支持或驳回。

其他证据的出示和质证

控辩双方出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鉴定人的证言笔录、鉴定结论时,应先说明其身份、取得该笔录的时间、地点、取证人、在场人及鉴定结论的来源。如笔录中有与案件无关的内容时,可只宣读有关部分,但不得断章取义歪曲原意。宣读后即交付法庭,审判人员应询问另一方对该证据的意见。

控辩双方出示其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时,应先说明证据的来源、内容、特征,然后交付法庭。审判人员应让另一方进行辨认和发表意见。控辩双方可以相互质问、辩论。

合议庭对于当庭出示、质证过的证据,认为可以当庭确认的,应作出采纳与否的决定;认为不能当庭确认的,可宣布已质证清楚,待后判决。

在庭审过程中,如果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可以宣布休庭,对该证据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必要时,可以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到场。

申请通知新的证人、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检查

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勘验、检查时,应提供相关信息,并说明申请的理由。合议庭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应同意申请,并宣布延期审理;不同意的,应告知理由并继续开庭。

在庭审过程中,如果公诉人要求撤回起诉或认为需要补充侦查并申请延期审理,合议庭应准许。但建议延期审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人民检察院在法定补充侦查期限内没有提请恢复法庭审理的,法庭将以撤诉结案。

被告人最后陈述

被告人有权在庭审结束前最后陈述。

评议、宣判

合议庭进行评议,并宣布判决。

延伸阅读
  1. 职务侵占罪的法院受理程序
  2. 刑事自诉案件的提起及审理程序
  3. 认罪认罚 辩护人无罪辩护如何处理
  4. 审查起诉的概念与作用
  5. 刑事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2.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
  3.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
  4. 民事案件法院二审流程
  5. 法院申请支付令:步骤及要求?
  6. 网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7. 有民事判决可申请支付令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