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的程序:法律程序和程序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逮捕的程序:法律程序和程序规定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1-03

 
318113

提请、批准逮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公安机关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报批逮捕,并移送提请批准逮捕书和案卷材料、证据。提请批准逮捕书应当详细列明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和所犯罪行,以及逮捕的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

公安机关提请逮捕

公安机关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报批逮捕,并移送提请批准逮捕书和案卷材料、证据。提请批准逮捕书应当详细列明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和所犯罪行,以及逮捕的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8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根据情况分别作出两种处理。对符合逮捕条件的,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连同案卷材料等送达公安机关。对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制作不批准逮捕决定书,说明不批准逮捕的理由,连同案卷材料等送达公安机关。对需要补充侦查的,也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决定逮捕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作出逮捕决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的案件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侦查部门填写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一并送交本院审查批捕部门审查。审查批捕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意见,经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逮捕或者不予逮捕。决定逮捕的,应当制作逮捕决定书,由公安机关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执行。决定不逮捕的,应当制作不予逮捕决定书,并将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立即释放,需要继续侦查的,可以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逮捕的特别程序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无论是批准逮捕,还是决定逮捕,都应办理相关手续,即应当报请该人大代表所在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乡、镇一级人大代表时,应当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逮捕的执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论是批准逮捕,还是决定逮捕,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时,必须出示逮捕证,并由两名以上的公安人员进行。在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宣布对其依法逮捕。被逮捕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执行逮捕的人员应当予以说明。被逮捕人如果拒捕,执行人员必要时可以使用械具、武器。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延伸阅读
  1. 房产继承的法律程序
  2. 项目融资后公司破产的法律程序
  3.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
  4. 外国企业在广州注册常驻代表机构的法律程序
  5. 分公司注销合同的法律程序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刑事诉讼法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
  2.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3.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
  4. 被害人撤诉是否意味着放弃追究法律责任?
  5. 侦查期限的计算
  6. 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7.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