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案件:保护您的声誉和权益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13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名誉权保护问题
案情概述
2006年1月,邓某在外出打工途中结识了祝某的丈夫黄某。之后,祝某多次在晚上10时左右打电话到邓某住的职工宿舍,辱骂邓某是“狐狸精”、“勾引我男人”等。由于夜深人静,邓某的同寝室的同事听到了祝某在电话中的辱骂内容,随后厂领导也得知了此事。过了一段时间,祝某打电话给邓某道歉,称与黄某有暧昧关系的是其他人,是她自己搞错了。尽管祝某向邓某道了歉,但其行为导致邓某无法安心休息,特别是一听到电话就会发抖。由于祝某的行为在邓某的同事中对邓某造成了负面影响,邓某被迫离开该厂到其他地方打工。
意见分歧
对于祝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害邓某名誉权的问题,形成了以下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诽谤、侮辱的行为只有在公开方式下才构成名誉权的侵害。在本案中,祝某辱骂邓某是通过电话这种非公开方式进行的,虽然祝某在电话中对邓某使用了不好的言辞,但并没有向社会传播,也没有影响公众对邓某的社会评价。因此,邓某的名誉没有受到损害,祝某不构成对邓某名誉权的侵害。第二种意见认为,尽管祝某辱骂邓某是通过电话这种非公开方式,但是祝某辱骂的内容是虚假的,是捏造事实,构成了对邓某的诽谤,导致邓某的名誉受到损害。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中明确规定了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该条规定并未将侮辱、诽谤的行为方式作为构成侵害名誉权的必要条件。以“祝某打电话是非公开方式进行的”为理由认定其未构成对邓某名誉权的侵害既不符合事实也没有法律依据。祝某捏造的虚假事实已经在邓某的同事中传播,客观上对邓某的名誉权造成了损害,应认定祝某已侵害了邓某的名誉权。
评析意见
笔者认为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一般来说,侮辱、诽谤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都具有公开、向第三人传播的特点。但在特殊场合下,采取非公开形式也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指出,确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根据以下四个要素:受害人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该解答明确了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并未将行为方式作为认定侵害名誉权的必要条件。确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只能依据上述司法解释规定的四个要素。在这四个要素中,“受害人名誉被损害的事实”是核心问题。在本案中,祝某错误地将邓某当成他人进行辱骂,属于典型的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的行为,已经构成对邓某的诽谤。该行为发生在晚上10时左右,夜深人静,祝某应当预见到其诽谤邓某的内容可能被邓某的同事听到,主观上存在明显的过错。从客观上看,祝某诽谤邓某的行为已经传播给了邓某的同事,对邓某的名誉造成了损害。祝某的行为符合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应认定其侵害了邓某的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