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5-13
当事人对离婚相关问题无法达成协议时,应通过诉讼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需经过协商。
起诉时,需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包括正本和副本。起诉状应明确以下事项: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发给《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
若不符合起诉条件(如在女方怀孕期间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提起的离婚诉讼),应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并发给《民事裁定书》。原告对裁定不服可提起上诉。
原告起诉离婚时,应向人民法院预交案件受理费。上海法院规定每件交纳20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还需按一定比例交纳。
原告需在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通知的次日起7日内预交。若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若在预交期限内未预交且未提出缓交申请,将被视为自动撤回起诉。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后,需在15日内提出答辩状。
若被告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若被告未提出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
人民法院在《举证通知书》中应明确指定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若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若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未提交,将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当事人需对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分类编号,简要说明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提供副本一份。
对于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在审理时不组织质证,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
若当事人需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当事人可申请在审理前交换证据。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
交换证据的时间可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交换证据的日子应在举证期限届满之日。
证据交换应在审判人员主持下进行。在交换过程中,审判人员应记录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和证据,并对有异议的证据按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若提出反驳并提出新证据,人民法院应在指定的时间通知当事人进行交换。
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
人民法院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前3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时,应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