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立案的法律问题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离婚诉讼中立案的法律问题解析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5-13

 
316743

离婚诉讼程序及相关要求

一、起诉状的递交

当事人对离婚相关问题无法达成协议时,应通过诉讼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需经过协商。

起诉时,需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包括正本和副本。起诉状应明确以下事项:

  1. 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2. 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的根据;
  3. 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二、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发给《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

若不符合起诉条件(如在女方怀孕期间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提起的离婚诉讼),应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并发给《民事裁定书》。原告对裁定不服可提起上诉。

三、案件受理费

原告起诉离婚时,应向人民法院预交案件受理费。上海法院规定每件交纳20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还需按一定比例交纳。

原告需在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通知的次日起7日内预交。若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若在预交期限内未预交且未提出缓交申请,将被视为自动撤回起诉。

四、答辩状的提出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后,需在15日内提出答辩状。

若被告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若被告未提出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

五、举证期限和提交证据

人民法院在《举证通知书》中应明确指定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若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若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未提交,将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当事人需对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分类编号,简要说明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提供副本一份。

对于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在审理时不组织质证,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

六、增加、变更诉讼请求

若当事人需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七、证据交换

当事人可申请在审理前交换证据。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

交换证据的时间可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交换证据的日子应在举证期限届满之日。

证据交换应在审判人员主持下进行。在交换过程中,审判人员应记录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和证据,并对有异议的证据按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若提出反驳并提出新证据,人民法院应在指定的时间通知当事人进行交换。

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

八、审理公开和通知

人民法院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前3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时,应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

延伸阅读
  1. 离婚案件适用于非军人向军人提起诉讼
  2. 离婚诉讼的法院管辖问题
  3. 家庭暴力离婚的法律证据
  4. 不离婚怎么起诉财产继承
  5. 如何解除婚姻关系当对方下落不明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2.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不同结果
  3. 回避申请的提出及处理
  4. 养一只辐射陆龟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行为
  5. 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
  6. 车祸伤者的赔偿起诉期限
  7. 离婚做财产保全,可以保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