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和被告权益保障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6-20
一、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问题
1. 立案和侦查阶段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立案和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负责。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公安机关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并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对于案件事实已经基本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的情况,公安机关应当作出《起诉意见书》,并将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2. 起诉阶段
起诉阶段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在接到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后,检察院应对《起诉意见书》以及全部案卷材料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如果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进一步侦查的情况,检察院可以决定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除了退回补充侦查的情况外,检察院在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的前提下,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对于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向人民法院起诉;二是对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不需要判处刑罚、免除处罚的,或者补充侦查的案件证据仍然不足的,不将案件交付人民法院审判,即不起诉。
3. 审判阶段
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负责。人民法院在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如果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庭审结束后,合议庭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以下判决:1)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2)如果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3)如果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二、刑事案件的诉讼期限问题
1. 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期限
(1)除逮捕之外的强制措施期限:A、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B、刑事拘留一般不得超过14日,特殊情况最长37天;C、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D、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2)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A、不得超过2个月;B、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C、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延长2个月;D、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再延长2个月;E、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3)审查起诉期限:A、审查起诉时间为1个月;B、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C、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D、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
2. 审判期限
(1)普通程序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最长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下,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3)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最长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下,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审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