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2-09
行政处罚是指针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所采取的行政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包括调查、决定和执行三个环节。在调查和执行环节中,通常会采取传唤、留置、扣押、查封、押送等行政强制措施。因此,可以说行政处罚是包含了行政强制措施在内的一系列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的程序中,行政强制措施是其组成部分。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并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而在行政处罚前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折抵相应刑期。这表明行政拘留已经转化为强制措施性质的使用。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措施包括违法存在和其他行政管理需要的情形,强调了其暂时性。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行政强制措施也可以具有行政处罚的性质。
行政(治安)拘留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一种行政处罚,但从行为上看,它并不是公安机关和被拘留人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而是公安机关单方面强行作出的强制措施。行政(治安)拘留既是行政处罚,也是行政强制措施,具有这两重属性。
行政(治安)拘留从形式上看是一种行政处罚,但从行为上看不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而是公安机关单方面强行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与劳动教养一样,行政(治安)拘留同时具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两重属性。
目前存在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行为可以按时间长短排列为:行政传唤、留置、行政拘留、强制戒毒、收容教育。这些措施可以分为单纯性的行政强制措施(如行政传唤、留置)和处罚性的行政强制措施(如行政拘留、强制戒毒、收容教育)。这两类行政强制措施统一为广义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法》中的行政强制措施指的是单纯性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包括处罚性的行政强制措施。这是因为处罚性的行政强制措施已经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有所规定,不需要重复规定。因此,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行政强制措施,否认行政处罚行为的强制措施本质,应该综合考虑词义、法理和整体法律背景来理解《行政强制法》中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诉讼法》在第十二条和第十九条中分别使用了"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概念。这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狭义的行政强制措施,后者是广义的行政强制措施。第十二条的目的是列举可诉的行政行为,因此在狭义上使用了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是正确的。然而,第十九条没有相应地修改,没有将广义上的"行政强制措施"改为狭义上的"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措施",这是修改《行政诉讼法》时的疏忽之处。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然而,由于该解释涉及到财产内容,并且是司法解释,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歧义。
认为行政(治安)拘留仅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而非行政强制措施,不适用现行《行政诉讼法》第十九条的观点,会导致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较轻的行政(治安)拘留反而不如时间较短的行政传唤和留置受到特殊地域管辖的保护,这是不符合优先保护人权的法理和法律精神的。因此,现行《行政诉讼法》第十九条的核心在于"限制人身自由"而非"行政强制措施",应该从"限制人身自由"的角度来理解该条款中"行政强制措施"的广义性。
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但从行为上看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因为它是公安机关单方面采取的,不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行政拘留既具有行政处罚的性质,也具有行政强制措施的性质。任何行政处罚都是行政机关对公民采取的强制措施,通过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来实施行政处罚。
因此,将行政拘留排斥于行政强制措施之外,是没有全面系统地理解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联系和区别。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它们相互依存于某种行政行为中。行政拘留既属于行政处罚,也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在日常执法中,行政拘留通常突出行政处罚的性质,但在特定情况下,行政拘留也可以具有行政强制措施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