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举证期限已过,应如何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离婚案件举证期限已过,应如何处理?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3-16

 
314237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提交与举证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如果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未能提交证据材料,将被视为放弃了举证权利。此外,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将不会组织质证。

例外情况

然而,在对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可以继续质证。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时,应当及时提出。

举证期限的严格执行与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法院会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给予原告一个举证的限期。如果原告在举证期限内未能提供证据,法官并不会主动告知其已丧失了举证权利。然而,经验丰富的对方律师往往会及时指出这一点,使当事人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失去了财产分割的机会。

延伸阅读
  1. 分居五年是否可以作为离婚的理由?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4. 民事简易程序离婚案件的审理时间
  5. 夫妻感情破裂的法律依据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2. 财产保全的申请和担保
  3. 先予执行的费用及收费标准
  4.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5. 劳动仲裁受理条件
  6. 法院驳回起诉请求的处理方式
  7. 财产保全的定义和目的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