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3-04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各大银行签约,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对接,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
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中,买方选择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并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后进行确认,再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目前依托于银联建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除少数不直接经手管理往来资金的平台外,大部分可以直接支配交易资金,这容易造成资金不受监管甚至越权调用的风险。根据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支付结算业务和支付清算业务实际上属于银行专用业务。开立账户后,对账户里沉淀资金的定性、是否做存款等问题需要法律上的突破。
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资金的暂时停留,在交易过程中约束和监督了卖家和买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卖方将资金划入第三方账户时,第三方成为资金保管人,但资金所有权并未转移,买方仍然是资金的所有人。直至款项进入卖方账户或买方确认接受付款后,所有权才转为卖家。第三方作为款项的保管人,只具备保管义务,不具备资金所有权。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第三方支付公司沉淀资金量将巨大,利息分配问题成为一个大问题。
沉淀资金存在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非银行机构,是否有权使用沉淀资金存在风险。另一方面,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动用交易带来的沉淀资金,使得消费者的交易安全不稳定,对用户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时,法律需要约束这种行为和进行赔付。
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完全控制交易的真实性,非法资金进入第三方支付体系后很快可以变成合法资金。目前无法管理和跟踪标的流通和数量,增加了非法转移资金和洗钱的风险。
第三方支付也可用于资金套现,带来金融风险。通过虚假交易,将钱款转入支付平台账户,再通过银行取现。网上交易避开了信用卡取现的控制制度,套现更为方便。
网络存在虚拟性,必然会有网络欺诈发生。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支付资金进行保管,一旦交易中发生买卖方欺诈,第三方支付机构有一定的连带责任风险。此外,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电子支付过程的被盗现象频繁发生,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法律主体参与交易,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