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能否对抗第三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公司章程能否对抗第三人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0-15

 
30336
近期,遇一顾问单位对“公司章程是否对第三人具有约束力”存在疑惑,向我们咨询,经本律师梳理,认为公司章程作为内部文件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即便在实践中合同条款与公司章程有冲突,作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公司也应当对违约承担责任。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案情回放

2013年3月12日,一顾问单位向广州一食品经营公司订购了一批产品,总货款100万元,约定一个月后交货并在收货后一个月内付款。公司于2013年4月9日交付产品,经验收合格,但客户直到2013年5月底仍未支付货款。客户声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超出了公司章程对其授权的范围,因此认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并主张相关责任应由法定代表人个人承担。

律师说法

根据提供的供货合同、送货单回掷联、货款催收通知和客户回复函等材料,律师刘*林认为公司章程是否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是关键问题。根据法律适用的问题,刘律师对此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合同有效性

供货合同是双方真实真意表示,并且在合同上有双方授权代表签名和公司公章,除非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无效情形,否则该合同有效。

货款支付义务

根据送货单回掷联证明,公司已履行交货义务,客户收货后未提出产品质量异议,因此视为对产品质量的接受。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客户有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的义务。

公司章程约束力

根据《公司法》第十一条,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然而,公司章程只能对内部相关责任主体进行约束,无权对第三人进行约束。部门规章也不具备约束第三方的实质条件。

交易成本和法理分析

从交易成本和法理上分析,要求交易一方查询对方公司章程的条件不符合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公司章程只能在参与同意遵守的主体之间产生法律效力,不能约束第三方。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董事或监事违反公司章程对公司或其他股东造成损害,法律明确了救济途径。

综上,除非法律有明确规定,公司章程作为内部文件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客户有义务根据合同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货款,否则构成合同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房产证下不来能办抵押贷款吗
  2. 如何变更经营范围
  3. 股权质押公证不登记有效吗
  4. 股权质押进行公证有意义吗
  5. 朱某借车给同事吴某,借车发生事故能要求保险公司理赔吗

公司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司认缴期限前可以注销吗
  2. 控股公司法人是否变更
  3. 新公司法股权变更的规定
  4. 各国的股利政策都有哪些
  5. 新旧公司法修改内容对比
  6. 全国人大常委通过《资产评估法》,将于下月开始正式实施
  7. 怎么强制取消法人代表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