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怎么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农民工法律知识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怎么算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3-08-19

 
289766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那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怎么算呢?现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怎么算

  绩效工资=基础绩效+奖励绩效;

  基础绩效占绩效工资的70% 奖励绩效占30%;

  职工个人基础绩效月标准额 是根据标准来的,比如管理岗科员是1740,办事员1620等,管理岗、技术职称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不同级别有各自的标准。

  职工个人奖励绩效月标准额 是个人基础绩效标准额 除以7乘以3得到的,比如1740除以7乘以3=746。

  单位每年在财政局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全体职工全年的基础绩效和奖励绩效=(全体职工基础绩效标准数额之和+全体职工奖励绩效标准数额之和)*12个月

  【分配】

  1、基础绩效直接进入工资,同时取消了其他津补贴;

  2、奖励绩效:单位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分配方案(怎么分,多长时间发一次),还有相应的职工考核办法。

  【误区】

  奖励绩效,比如都是科员,标准都是746/月,但是不等于实际就给大家每人每月发746,因为要有考核,出勤神马的、工作有好有坏等等原因,有可能拿到的不是标准额度,这就是奖励绩效。

  二、绩效工资制的主要特点

  1、有利于雇员工资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将激励机制融于企业目标和个人业绩的联系之中;

  2、有利于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提高企业效率和节省工资成本;

  3、有利于突出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增大激励力度和雇员的凝聚力;

  4、绩效工资占总体工资的比例较高,增强了企业付薪的有效性。

  三、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

  绩效工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激励个人提高绩效促进组织的绩效。即是通过绩效工资传达企业绩效预期的信息,刺激企业中所有的员工来达到它的目的;使企业更关注结果或独具特色的文化与价值观;能促进高绩效员工获得高期望薪酬;保证薪酬因员工绩效而不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由四个方面构成:一是基本工资,二是津贴,三是补贴,四是奖金。基本工资,即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工资结构的主体,也是确定公务员退休金、抚恤金等项目的主要依据。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怎么算,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1. 全额事业单位工资计算方法
  2. 安徽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与挑战
  3. 事业单位产假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维权途径
  4. 什么是编外人员
  5. 河北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进展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2.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起点在不同情况下的区别
  3. 童工问题:15岁打工是否算童工?
  4. 导读
  5.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6.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
  7. 散装食品索赔难点解析:标识不全问题较为普遍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