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创业板上市,离职股东会被退股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9
对于一些中小型的科技企业来说,新三板是漫漫长途,而创业板的出现,为中小型企业的上市指明了一条道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通过创业板上市来获取融资,想在创业板上市,离职股东会被退股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离职股东在创业板上市需退股
创业板上市企业标准
中国创业板对于上市企业的标准主要有以下规定: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根据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意见,决定是否核准申请人的发行上市申请。核准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并不意味着对其股票价值或投资人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
- 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人”)应为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制企业应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可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判断发行条件
判断申请人是否符合“在同一管理层下,持续经营2年以上”的发行条件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申请人在提出发行申请时,开业时间是否超过24个月。
- 申请人在提出发行申请前24个月内,法定代表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及控股股东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 申请人在提出发行申请前24个月内,是否持续从事一种主营业务且有实质进展。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控股股东是指在行使表决权时,可以推荐半数以上董事或主要负责人的股东,或以其他方式事实控制公司的股东。
判断整体改制和持续计算营业记录
判断原企业(包括非公司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是否属于整体改制,是否可以持续计算营业记录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是否进行过经营性资产的剥离。
- 发起人的出资方式和金额对营业记录可比性的影响。
- 是否按照资产评估结果进行帐务调整,并按照后续资产值折股。
判断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判断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连续计算营业记录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是否进行过资产剥离。
- 是否以经审计的净资产额作为折股依据。
判断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和真实财务会计文件
判断申请人是否符合“在最近2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的发行条件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在提出发行申请前24个月内,是否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 在提出发行申请前24个月内,财务会计文件中是否有虚假记载。
判断上市条件
判断申请人是否符合《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条例》规定的上市条件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后,股本总额是否达到2000万元。
-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后,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万元以上的股东是否达到200人。
-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后,公开发行的股份是否达到公司股份总额的25%以上。
-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后,本次发行前的股东持有的股份是否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35%以上。
判断发行上市条件
判断申请人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 在申请股票发行时的审计基准日,经审计的有形净资产是否达到800万元。
- 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合计是否达到500万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否达到300万元。
- 在申请股票发行的审计基准日,资产负债率是否不高于70%。
- 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
- 是否已聘请主承销商进行辅导。
- 是否已聘请保荐人。有形净资产是指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减去无形资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后的净值。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
判断其他因素
判断申请人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时,还会关注以下因素:
- 申请人产品的科技含量。
- 申请人的发展潜力和成长性。
- 全部或大部分资产是否为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 在提出发行申请前12个月内,是否进行过合并、分立、资产置换、资产剥离等重大资产重组行为。
- 在提出发行申请前12个月内,是否进行过增资产扩股。
- 主营业务收入是否主要来自关联交易。
- 是否与控股股东或并行子公司存在同业竞争。
- 是否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
- 是否已按照《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条例》的规定设立独立董事,强化法人治理结构。
- 发起人的数量。
- 认股权或股票期权的设置。
- 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为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判断独立董事要求
判断独立董事是否符合要求时,应关注以下因素:
- 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是否达到2名。
- 独立董事是否具备相应的任职能力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