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06
市、县、区房管部门根据征收主体的同意,组织发布模拟拆迁公告。
房屋征收部门对居民的改造意愿进行调查,同时对建筑的权属、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公示,对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管部门提出。如果改造意愿不达标(一般为总人数的90%),模拟搬迁应当终止。
户数达标后,改造居民自行协商确定评估机构。如果协商不成,改造居民可以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或者摇号、抽签等方式确定评估机构。
模拟征收补偿方案公示,居民参与听证会并提出意见。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补偿方案。
房屋征收部门与房屋所有权人签订模拟拆迁安置协议。
在模拟搬迁期限内,签订协议的户数达标。模拟搬迁协议的签订情况公示,房屋征收部门申请征收主体作出房屋征收决定。模拟拆迁补偿方案即为征收补偿方案,模拟搬迁协议生效并与征收补偿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及时公告征收决定,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及救济途径。
最终评估以征收决定公告日为评估时点,结合市场变换情况,可以重新进行评估。如果征收评估与初次评估出现差异,被征收房屋应当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价格。
如果改造范围内的居民在签约期内仍未达成补偿协议,或者产权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报请征收主体根据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如果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复议又不诉讼,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国家建设征收农民集体土地分为两个环节,即批准征收土地和组织实施征收土地。前一个环节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行使审批权,后一个环节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市、县人民政府在获得批准征收土地后,应当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范围内发布征地公告,公布批准征地的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和办理补偿登记的机关等事项。公告明确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在公告指定的期限内,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携带权属证书和产权证明等相关材料前往公告指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需要注意的是,模拟拆迁的程序并非国家法律制度规定,而是由当地人民政府自行制定。上述模拟拆迁程序仅为参考,实际拆迁程序由政府主导,可能因地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