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0-25
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无法就拆迁补偿安置达成协议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根据《拆迁条例》向相关部门申请行政裁决。根据《拆迁条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无法达成的,可以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裁决的实施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如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裁决由同级政府负责。裁决内容包括补偿方式和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期限等。裁决应在收到申请后30天内作出。
如果拆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接到裁决书后60天内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本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还可以在接到裁决书后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期间,如果拆迁人已向被拆迁人提供货币补偿或拆迁安置用房和周转用房,不影响拆迁工作的进行。拆迁执行可以不停止。
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拒绝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搬迁,可以依法实施强制拆迁。但强制拆迁必须在裁决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情况,可以依法进行强制拆迁。行政强制拆迁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指定相关部门执行,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约定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同。
在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拒绝在搬迁期限内搬迁,应通过司法或仲裁途径解决。如果拆迁当事人未达成仲裁协议,拆迁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行执行。如果采取仲裁方式,拆迁当事人必须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包括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的仲裁条款以及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通过其他方式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委员会的选择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仲裁采用"一裁终局制",一旦裁决作出,当事人就不能再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如果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对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因老房子拆迁问题产生的合同纠纷,如果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裁决。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本级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