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05
城市房屋拆迁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诉讼和仲裁。城市房屋拆迁涉及政府、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三方主体。政府在房屋拆迁中承担管理责任,具体表现为:
政府对建设单位的拆迁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拆迁许可证。
政府发布拆迁公告,公告中载明拆迁许可证批准文号、拆迁人、拆迁范围、搬迁期限等主要内容。
政府对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补偿安置问题进行裁决。
政府根据已作出的裁决实施强制拆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
政府对拆迁行为进行监督,并对违法拆迁行为进行处罚。
房屋拆迁范围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根据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用地红线范围确定。如果确需跨规划用地红线进行拆迁以保证房屋安全,拆迁范围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与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商定。
在拆迁范围确定后,拆迁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相关部门暂停办理上述事项,并在通知中明确暂停期限。暂停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如拆迁人需要延长暂停期限,必须经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批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
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应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的30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由于涉及到房屋拆迁,城市房屋拆迁合同纠纷一直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为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必须进行相应的补偿和安置。如果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