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2-21
在处理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时,通常由使用部门提出方案,基建部门进行施工,最后在工程结束时进行决算。当业务人员拿着发票和决算到财务处报账时,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决定完全依赖财务人员的判断。财务人员判断后,如果认为应该资本化,就通知经办人员去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如果认为应该费用化,就直接计入当期成本。然而,这种处理方法存在极高的风险。首先,没有足够的关口对风险事件进行把关、判断和化解,而是将所有风险全部转移到财务人员身上。其次,若财务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资本化或费用化决策。这些问题通常只能在年终财务审计或税务局查账时才能发现,对当期经营指标造成的影响已无法弥补。因此,应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账务处理事项列入单位风险事件体系,以识别、分析和应对风险,使该事项可控。
现行的财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缺乏可操作性。根据财政部财会[2003]10号文件中的解答意见,《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实质性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产品成本,应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但增计后的金额不得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除此以外的后续支出应确认为当期费用。然而,具体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界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延长、产品质量的实质性提高或产品成本的实质性降低等。目前的财务会计制度只宏观规范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大框架,难以具体操作。因此,仍需借助职业判断,但职业判断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在年终财务决算审计或税务局检查时引发争议。
目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种类主要包括租赁固定资产的改建、大修理费用、自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费用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费用。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账务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在租赁期或可使用期内摊销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计入资本化支出或直接计入当期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准确判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一) 根据财政制度和本单位业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费用确认标准”,明确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范围、计入资本化的范围和计入当期成本的范围。
(二) 强化内部控制,明确业务流程,根据制定的标准划分职责,降低风险。让所有参与该工作的业务处室都参与进来,对各项确认标准依据本部门的业务特性进行职责化分。
(三) 在项目申请阶段,需求部门提出固定资产改扩建后的目标,基建部门预计工程费用,资产部门预计使用年限。在此阶段,可以通过制定表格形式的确认标准,量化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为后续财务确认提供依据。
(四) 在项目完成后,根据工程决算和实物状态,再次量化填表,为最终的财务确认提供支撑资料。
(五) 最终财务部门根据事先制定的确认标准,准确判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整个业务流程能够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从而把握业务,控制风险。
通过以上操作步骤,可以使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更加可控,减少职业判断带来的风险,并避免在审计或税务检查时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