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法保护股权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9-20
如何合法保护股权
股东会的职权行使对股东权利的影响
根据各国公司立法,股东主要通过股东会来行使共益权并参与公司事务。因此,股东的权利能否得到有效行使主要取决于股东会的职权能否得到有效行使。然而,问题在于持有公司多数股份的股东(多数股东)根据公司法传统的资本多数决原则在股东会上占有绝对的表决权优势,从而在公司事务中享有较大的发言权。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他们往往忽视持有少数股份股东的利益,甚至侵害少数股东的利益。同时,随着现代公司制度下与经营的彻底分离以及股东(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的日趋分散,股东会在公司机关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董事会逐渐取代股东会成为公司的中心,并呈现出向“经理中心主义”过渡的趋势。由此产生的一个结果是,股东利益能否得到充分保护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经理是否遵守诚实信用义务。由于股东会作为公司的非常设机关,一般只由董事会每年召集一次,会议结束后即告解散,因此在缺乏有效的股权制约机制和司法救济难以奏效的情况下,股东的权利和利益将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害。
法律规定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转让自己的股权需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并且需要征得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如果转让股权的股东没有通知其他股东,其他股东可以请求裁定该转让行为无效。如果已经通知了其他股东,但其他股东在收到通知后三十日内未答复,则视为同意。此时,其他股东仍享有优先购买权,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期限为二十天。超过期限没有主张优先购买权的迅速腾达将被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在主张期限内,并在同等条件下,转让股权的股东如果将要转让的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第三人,其他股东也可以请求裁定该转让行为无效。如果其他股东在收到通知后三十日内未作答复,并且二十日内没有主张优先购买权,或者购买该股份的条件低于第三人开出的价格,则私自转让股权的行为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