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否可转让?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15
导读:通过划拨的方式来获得土地使用权是可以进行转让的,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进行转让。比比如说土地的使用者,是属于组织或者是个人单位等,其次需要拥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经过批准以后才可以进行转让。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条件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一般情况下不得转让、出租、抵押,但除了第四十五条规定的情况外,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
转让条件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土地使用者可以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转让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
- 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 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 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
- 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效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对于转让、出租、抵押前款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情况,需要按照《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规定办理。
土地使用权划拨范围
土地使用权划拨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国家机关用地:指各级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军事机关用地。
- 军事用地: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规定的军事设施用地,包括建筑、场地和设施用地。
-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包括城市给水、排水、污水处理、供电、通信、煤气、热力、市内公共交通等设施用地。
- 城市公益事业用地:指城市内的各种学校、医院、体育场所、图书馆等文体、卫生、教育事业用地。
- 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包括中央投资、中央与地方共同投资和中央、地方共同引进外资及其他投资者投资。
目前,在我国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划拨和出让。划拨方式获得的土地使用权不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因此转让划拨获得的土地使用权需要满足特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