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5-13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的法律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办理过程可以帮助发现并解决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集体土地证的使用效果。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办理可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和土地使用证登记工作,实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分离。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办理可以帮助完善征地制度,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探索制定合理规范的征地目录,并赋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入市,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
办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具体流程如下:
申请人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村委会根据村民大会讨论的意见,经审查同意后,公布宅基地名单。
申请人填写《宅基用地呈批书》,村委会负责填写并签署意见,并由村长签字盖章。
乡镇政府根据上报资料进行现场勘测,经审查合格后,由国土资源所长签字、主管乡(镇)长签署意见并盖章,然后上报县国土资源局。
县国土资源局对接收的资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勘测。
审核、勘测合格后,县政府进行审批。
审批后进行公示,7日内无异议后,国土资源所进行定点放线,准予开工建设。
建设完工后,报国土资源所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农房科组织相关材料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
办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所需准备的材料如下:
目前,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已基本完成。尽管集体土地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有,但农村土地基本上是由村委会统一分配使用。因此,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来说,拥有土地使用权却未办理土地使用证仍存在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