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19
根据不同情况,工伤赔偿款的到账时间通常为1-6个月。
1.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包括医药费等,一般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后期报销,无需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如果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工伤保险基金应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完成工伤鉴定并申请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费用后,大约一个月左右可以到达公司账户,具体转入工伤职工账户的时间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效率。
2. 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中,一部分按月支付,例如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如果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用人单位还应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部分费用将在受伤职工离职后支付。
无论用人单位是否为其雇员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首先应按国务院相关规定请求工伤保险赔偿,而不直接对用人单位提起人身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工伤保险具有优先适用原则。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也必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工伤职工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应首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如果申请仲裁不能解决争议,受害人可以提出以下诉讼请求:
1. 请求工伤保险待遇和人身损害赔偿。法院一般按照工伤保险优先适用原则进行判决。
2. 请求工伤保险待遇。法院一般依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决。
3. 请求人身损害赔偿。法院将根据民事法律法规作出判决。
在第三人的过失导致用人单位雇员受伤或死亡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根据民法典和劳动法获得工伤保险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双重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鉴定)结论作出后,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领取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赔偿待遇,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由其承担的工伤赔偿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全部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仲裁时,劳动者可以委托专业律师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