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3-06
赔偿金是指用人单位或员工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导致对方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向对方支付的一种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此外,《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不支付加班费、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并要求支付差额部分,若逾期不支付,用人单位还需按应付金额的50%至100%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在特定条件下向劳动者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的补偿情形和具体标准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经济补偿金通常适用于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劳动法及相关法律并未规定员工向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经济补偿金可以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在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41条规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根据用工自主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仍需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因用人单位的法定过错,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仍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38条、46条。
即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仍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36条、46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46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情况下,除全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情况下,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的25%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后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后解除劳动合同:
在裁减人员时,用人单位应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其次是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最后是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且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应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全文员工赔偿金的规定。根据本文,我们了解到劳动法规定了适用赔偿金的情况,即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逾期不支付的情况下,还需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