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2-17
冒名股东是指以虚拟人(如死人或虚构者)的名义或盗用真实人的名义向公司出资并注册登记的行为。冒名股东实际上履行了出资义务,并参与了公司的经营管理、享有权利和承担风险。然而,被冒名者既没有出资意图,也没有实际参与经营,但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文件等将其列为股东。
抽逃出资罪的主体是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不确定的社会公众,人数众多且相互关系非常松散,且存在股票转让的可变性。因此,在创设股份有限公司时,不存在全体股东共同协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必须有一些人或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筹办创立股份有限公司所需的各项事务,如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政府报批、制定公司章程、举行创立大会、公告招股说明书、签订承销协议等。这些人和单位就是公司的发起人。
根据《公司法》第199条,如果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以取得公司登记,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对于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将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5%至15%的罚款;对于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将处以50万元至50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撤销公司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公司法》第200条,如果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非货币财产,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对于虚假出资的金额,将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至15%的罚款。
根据《公司法》第201条,如果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对于抽逃出资的金额,将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至15%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