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定专利侵权怎么认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4-17
导读:根据相关的规定,专利侵权的认定主要是从形式条件以及实质条件两方面来进行认定。形式上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专利,必须是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或者是授权。同时必须是以生产经营来作为目的。
专利侵权的认定要件
形式要件
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形式要件包括实施行为涉及的有效中国专利、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授权的实施行为以及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行为。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可作为衡量其清节轻重的依据。
实质要件
构成专利侵权的实质要件即技术条件,主要判断实质实施行为是否属于专利的保护范围。以下是几种表现形式:
- 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全部相同,则构成侵权。
- 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多于专利的技术特征,也构成侵权。
- 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有相同的、有相异的。若相异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是等效的,则仍构成侵权;否则,不构成侵权。技术特征等效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推断出某两种技术特征彼此替换后,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侵犯专利权的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专利侵权行为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和消除影响。
- 停止侵权:专利侵权行为人应根据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处理决定或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 赔偿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根据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若被侵权人所受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可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 消除影响:当侵权行为人的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应采取适当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刑事责任
根据《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应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专利权具有排他性,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对于专利侵权的认定,主要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进行判断。首先,必须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同时所侵犯的是一项有效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