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2-0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著作权的产生遵循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一经创作完成,著作权即产生。因此,对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需要考虑权利的有效性。一部拥有有效著作权的作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具备独创性;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只要有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如果原告作品同时符合上述条件,则该作品享受著作权法保护。
对被控侵权作品的分析,可采用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接触”,即接触前一作品的机会;二是“实质相似”,即应受著作权保护部分实质相似。其中,后者是认定的重点。在认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实质相似”时,应将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权保护的部分与被告作品的相应部分进行对比,判断两者是否实质相似。
对于“复制”这种最普遍的使用作品的方式,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进行施工、生产工业品,不属于著作权法所指的“复制”。由此可知,在我国,将平面作品以立体形式再现不构成对平面作品的侵权。
赔偿是保护著作权人合法利益、制止不法侵权的重要措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侵犯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所造成的损失如何计算作了详细的规定:
可以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造成复制品发行减少量或者侵权复制品销售量与权利人发行该复制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如果发行减少量难以确定,可以根据侵权复制品市场销售量确定。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违法所得无法确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依职权确定赔偿数额。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费、侵权行为性质、后果等情节。
包括律师费用在内,都应计入赔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