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3-12-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制定《招投标法实施条例》旨在进一步细化招标投标法的内容。然而,很多人对这部法律的内容并不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介绍《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具体内容。
《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制定旨在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相应的细化。
根据《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和服务。其中,工程指的是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相关的装修、拆除、修缮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实现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并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其他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对有关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招标投标工作,并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依法对实行招标投标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监察机关依法对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监察对象实施监察。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招标投标交易场所,为招标投标活动提供服务。这些交易场所不得与行政监督部门存在隶属关系,也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此外,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
根据《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的规定,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手续。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应当及时将审批、核准确定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通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邀请招标。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得不进行招标。招标人必须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招标代理机构的资格由有关部门认定,并应当拥有一定数量的取得招标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投标人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时,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投标人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时,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招标人。招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明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否则相关投标均无效。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具体而言,以下情形属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一)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
(二)招标人直接或者间接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
(三)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
(四)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
(五)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
(六)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使用通过受让或者租借等方式获取的资格、资质证书投标的,属于以他人名义投标。投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的行为: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件;
(二)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
(三)提供虚假的项目负责人或者主要技术人员简历、劳动关系证明;
(四)提供虚假的信用状况;
(五)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投标人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申请人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有关投标人的规定。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招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开标。投标人少于3个的,不得开标;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投标人对开标有异议的,应当在开标现场提出,招标人应当当场作出答复,并制作记录。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建综合评标专家库。
除特殊招标项目外,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应当从评标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以随机抽取方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明示、暗示等任何方式指定或者变相指定参加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
使用通过受让或者租借等方式获取的资格、资质证书投标的项目,属于以他人名义投标。投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的行为: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件;
(二)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
(三)提供虚假的项目负责人或者主要技术人员简历、劳动关系证明;
(四)提供虚假的信用状况;
(五)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申请人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有关投标人的规定。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六十条规定,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投诉应当有明确的请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
投诉人就同一事项向两个以上有权受理的行政监督部门投诉的,由最先收到投诉的行政监督部门负责处理。
行政监督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投诉,并自受理投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处理决定;需要检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
投诉人捏造事实、伪造材料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明材料进行投诉的,行政监督部门应当予以驳回。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招标人有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招标人有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招标人超过本条例规定的比例收取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或者不按照规定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处罚。
出让或者出租资格、资质证书供他人投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对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必须按照规定组建评标委员会。如果招标人不按照规定组建评标委员会,或者违反规定确定、更换评标委员会成员,将会受到行政监督部门的责令改正,并可能面临最高10万元的罚款。对于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分。此外,如果违法确定或更换的评标委员会成员作出的评审结论无效,将需要重新进行评审。
根据本条例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选取评标委员会成员,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受到记过、记大过、降级或撤职等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甚至可能会被开除处分。如果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将会受到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责令改正。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禁止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会被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这些行为包括:
根据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其他好处,将会被没收收受的财物,并面临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他们将会被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并且不得再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如果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有以下情形之一,将会受到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责令改正,并可能面临最高中标项目金额10‰以下的罚款。如果给他人造成损失,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于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分。这些情形包括:
根据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如果中标人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订立合同,或者在签订合同时向招标人提出附加条件,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将会被取消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也不会退还。对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中标人,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可能面临最高中标项目金额10‰以下的罚款。
根据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如果招标人和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者合同的主要条款与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不一致,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将会受到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责令改正,并可能面临最高中标项目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根据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如果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或者违反规定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将会面临转让、分包项目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还将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如果投标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捏造事实、伪造材料,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明材料进行投诉,给他人造成损失,将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如果招标人不按照规定对异议作出答复,并继续进行招标投标活动,将会受到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责令改正。如果拒不改正或不能改正并影响中标结果,将按照本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第八十条的规定,取得招标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如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招标业务,将会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会暂停一定期限内从事招标业务。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能会取消招标职业资格。
根据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国家建立了招标投标信用制度。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将依法公告对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等当事人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理决定。
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如果项目审批、核准部门不按照法律审批、核准项目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将会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如果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不按照规定查处违反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不按照规定处理投诉,或者不依法公告对招标投标当事人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理决定,将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如果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本条例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直接或间接、明示或暗示等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有以下情形之一,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根据本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违反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对中标结果造成实质性影响,并且不能采取补救措施予以纠正,招标、投标、中标将会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法重新招标或评标。
根据第八十三条的规定,招标投标协会将按照依法制定的章程开展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
根据第八十四条的规定,政府采购的招标投标活动如果有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将按照这些规定执行。
本条例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