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6-01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如果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遇到企业破产,且其生育符合计划生育规定,企业应当将其工资、生育医疗费用及有关福利待遇等计算至哺乳期满(即孩子一周岁止),并在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给女职工包括经济补偿金在内的相关费用。
对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工资、生育医疗费用及有关福利待遇,应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规定执行。如果企业已为职工投保生育保险,且女职工的生育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女职工应依据《生育保险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女职工可以凭生育证明到当地社会劳动保险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
1. 根据《民法典》第42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另外《民法典》第45条规定,怀孕女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2. 根据《民法典》第61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3.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
4.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6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5.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及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第23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且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影响。
总之,无论是孕妇还是哺乳期妇女,在劳动期间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享受应有的权益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