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2-10
资产收购和购买资产式兼并是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它们在实施过程和法律效果上存在一些区别。
资产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实质经营性资产来实现扩张或增值的行为。在资产收购中,收购方只购买目标公司的具体资产,而不承担目标公司的债务和责任。资产收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目标公司的实物资产,以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经营范围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购买资产式兼并是指企业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来实现合并的行为。在购买资产式兼并中,收购方不仅购买目标公司的实质经营性资产,还承担目标公司的债务和责任。购买资产式兼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整合目标公司的资源和优势,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优化。
1、资产收购要有合理商业目的。
2、资产收购不能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企业如果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刻意使资产收购中的股权支付比例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税务机关可予以否决。
3、企业在收购另一家企业的实质经营性资产后,必须在收购后的连续12个月内仍运营该资产,从事该项资产以前的营业活动。
1、注册资本问题。
在打算进行收购公司时,收购人应该首先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询目标公司的基本信息,其中应该主要查询公司的注册资本情况,以防收购了出资有瑕疵的股权。要弄清该目标公司是否有虚假出资或抽逃资本的情况。
2、通过弄清目标公司的流动比率,来预测公司将来的运营能力。
厘清目标公司的股权配置情况,资产是否有担保限制,要重点关注公司的不良资产。
3、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存在风险。
收购方需要对目标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详细的考察,合理评定目标公司的价值。必要时,收购方可以聘请专门财务顾问来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但是,如果收购金额本身比较小,可以聘请懂财务会计的法律顾问,由其对收购中遇到的法律和财务问题进行综合指导。
4、有无税务风险。
收购方一定要注意目标公司有无依法纳税。
5、诉讼风险。
目标公司与劳动者、股东之间有无纠纷问题。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有无犯罪情形等。同时,因为收购方购买目标公司后,目标公司的原有的债权债务将由收购方来承继,因此要格外注意目标公司与其债权人间是否存在债权债务纠纷,是否已经达成妥善解决的方案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