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是怎样的?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8-23

 
272681
导读: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为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具体的支付标准法律规范并没有强制性规定,故此单位、处于医疗期的职员,可以协商确定处于医疗期内职员可以获得的工资。

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及协商确定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单位在支付医疗期工资时,应确保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具体的发放标准可由单位与处于医疗期的职员进行协商确定。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职员在医疗期内享有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的权益。

医疗期的计算方式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医疗期是指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而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且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根据个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医疗期的时长可在三个月至二十四个月之间:

综上所述,单位在职员处于医疗期时,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同时,单位需支付医疗期工资,支付数额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80%。

延伸阅读
  1. 湖南省疫情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2. 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工资如何计算?
  3. 医疗期满解除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
  4. 医疗期内工资发放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必要资料
  2.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
  3.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
  4. 医疗事故鉴定条件及程序
  5.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6.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
  7.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