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界定和区别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界定和区别是什么?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2-22

 
272122
导读:医疗纠纷的定义是医院双方发生的民事纠纷比如医疗合同,医疗违约等情况,而医疗事故是指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导致患者人身受到损害,两者的概念和性质都不相同,产生的后果和要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

一、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定义

1. 医疗纠纷的定义

医疗纠纷是指在具备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导致实际损害后果,应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对争议事实认识不同、争执不下的情况。

2. 医疗事故的定义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由于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如果医疗机构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则不属于医疗事故,而属于故意伤害。

二、预防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措施

1. 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的高尚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前提,也是衡量医务工作者的最基本标准。因此,医院应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倡导文明就医。

2. 加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

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作为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必须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

3. 提高病历和医疗文书的质量

医疗机构应提高病历和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客观情况如实记录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病历进行补正时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标注,保证病历的安全妥善保存,对待病历要严格负责。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具体处理情况。对于发生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的伤害后果来确定。如果双方能够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可以根据协商情况解决。如果无法协商,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1.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2. 医疗事故致死起诉流程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层级和程序
  4. 构成一级医疗事故的要素
  5.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3.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4.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5.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6.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的处理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解决途径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6.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7. 医疗事故等级确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