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法律规定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法律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1-20

 
272069
导读: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法律规定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其中明确对于发生医疗事故后的具体认定、鉴定、赔偿等事项进行了合法的规定,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的医疗事故后果来进行处理。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了以下情况适用本解释:

1. 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的案件

当患者因在诊疗活动中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害而要求医疗机构、医疗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或血液提供机构承担侵权责任时,适用本解释。

2. 美容医疗活动中受到损害的案件

当患者因在美容医疗机构或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实施的医疗美容活动中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害而提起的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本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医疗事故鉴定的规定

第十三条 鉴定意见的质证和出庭作证

当事人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应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或认为有必要时,应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双方当事人同意鉴定人通过书面说明、视听传输技术或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的,可以准许。若鉴定人因健康原因、自然灾害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按期出庭,可以延期开庭,也可以通过书面说明、视听传输技术或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若鉴定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且当事人不认可鉴定意见,该鉴定意见不予采信。

第十四条 具有医学专门知识的人的出庭意见

当事人申请通知具有医学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对鉴定意见或案件的其他专门性事实问题提出意见的,应通知具有医学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具有医学专门知识的人提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经质证后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十五条 委托鉴定人的意见

当事人自行委托的鉴定人作出的医疗损害鉴定意见,若其他当事人认可,可予采信。当事人共同委托的鉴定人作出的医疗损害鉴定意见,若一方当事人不认可,应提出明确的异议内容和理由。经审查,若有证据足以证明异议成立,对鉴定意见不予采信;若异议不成立,应予采信。

第十六条 过错认定的依据

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应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进行认定。在认定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患者个体差异、当地的医疗水平、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资质等因素。

在处理医疗事故的情况时,必须严格遵守上述法律规定。不同的案件涉及的具体事项可能不同,若对相关情况的认定不清楚,可咨询律师以便进行合法界定。对于造成严重违法事实的情况,还需追究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什么属于合作医疗意外事故
  2. 正确认识《条例》和《民法通则》的关系
  3. 医疗事故造成死亡可以主张死亡赔偿金吗?
  4. 医疗事故纠纷解决方式
  5. 如何才能获得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行政法的特点
  2. 医疗机构应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形
  3. 知情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
  4. 案情回顾
  5.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
  6.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7. 医疗事故罪的刑事构成与量刑标准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