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9-01
对赌协议最初被称为"对赌协议",但其直译意为"估值调整机制"更能准确地体现其本质。尽管称为对赌协议,但其实与赌博无关,实际上是一种期权形式。通过条款的设计,对赌协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在国外投行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中,对赌协议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赌协议是在收购方(包括投资方)与出让方(包括融资方)达成并购(或融资)协议时,对未来不确定情况进行约定的一种机制。如果约定的条件发生,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发生,融资方则行使一种权利。因此,对赌协议实际上是一种期权形式。
对赌协议是投资协议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衡量企业价值的计算方式和确保机制。对赌协议的产生源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旨在尽可能实现投资交易的合理和公平。它既是投资方利益的保护伞,又对融资方起着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对赌协议实际上是一种财务工具,是对企业估值的调整,是带有附加条件的价值评估方式。通过条款的设计,对赌协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赌协议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成为一种制度设置,也没有被广泛采用。但在国际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中,对赌协议已经得到广泛采纳。
(1) 在约定对赌协议条款时,投资方应选择目标公司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作为对赌对象,以避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而导致约定无效的风险。
(2) 如果投资者必须选择融资对象作为对赌对象,该对赌条款必须经过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且不得损害其他股东或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3) 选择目标公司管理层作为对赌对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促进公司业绩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实现双赢局面。
为了确保对赌条款的可执行性,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就对赌回购条款进行相关安排,例如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签署附有生效条件的股权转让协议,或与公司签署附有生效条件的收购协议,并确保其他股东书面声明放弃优先认购权,并对上述事项进行公证。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资股权的转让需要报国资委批准,并经过一系列资产评估和繁琐手续。因此,不建议与国资股权进行对赌。
在PE对目标公司进行投资后,通常会派遣自己的人员到目标公司进行监管。为确保双方利益最大化,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PE是否需要委派董事或高管对目标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管?
(2) 在股权转债权情况下,不建议委派其他人员对目标公司的经营进行管控或干预。
在签署对赌协议时,建议投融资双方考虑设置合理的对赌终止条款,例如约定特定事项发生或合作主体出现特定行为时终止对赌协议,或设定对赌协议的有效期。一旦满足约定条件,对赌协议自动终止。例如,在目标公司面临上市、新三板或兼并重组时,对赌协议终止,或约定限制投资方向目标公司所处行业领域内的其他竞争对手转让股份的条款,并根据情况设定相应的违约条款。
建议优先选择仲裁作为对赌协议的争议解决方式。仲裁处理复杂的经济案件经验丰富,仲裁一裁终局,时间较短,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