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29
保证合同的起算时间应根据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因当事人约定的不同而不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是保证合同生效后主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的某一时间,或者是主合同开始履行的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保证期间的届满日不能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
保证期间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起止时间,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因此,保证期间也是保证责任有效存续的期间,即保证期间的积极效力。此外,保证期间还具有消极效力,即在保证期间内发生一定事实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将因保证期间届满而被免除。
1. 当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时,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若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若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则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2. 保证期间不受任何事由中断、中止或延长的法律后果影响。
3. 若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则视为未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4. 若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等类似内容,则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5. 若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则保证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一般担保期限指的是在债权关系届满的六个月内,双方都享有担保的权利。在这六个月内,若当事人双方存在异议或对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上诉来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建议在担保之前双方签订具体的担保时间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