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05
建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起算点是指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的。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建设工程质量纠纷诉讼时效则指在建设工程质量纠纷发生之后,当事人需要在法定的时效期间行使权利。
根据相关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因建设工程质量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起算点为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因此,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工程质量纠纷的诉讼时效起算情况较为复杂,特别是涉及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工程质量案件主要涉及施工过程中和工程完工交付后的质量缺陷争议。在处理工程质量案件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问题:
工程质量缺陷不适用“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一年的短期时效,而适用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以及竣工验收各阶段的施工质量缺陷争议,其诉讼时效自阶段质量验收发现缺陷或阶段质量验收未通过时起算。如果质量缺陷争议已委托鉴定,诉讼时效从鉴定单位出具鉴定意见后算起,时效为两年。
如果合同约定发包人提出质量缺陷主张有除斥期间,发包人在除斥期限届满未主张即丧失诉讼时效。发包人未经竣工质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工程,丧失主张一般部位和重要部位的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第13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工程交付使用后,发包人主张承包人的工程保修责任,诉讼时效根据工程不同部位的最低保修年限而定:
对于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应保修而未保修的责任,发包人的诉讼时效为缺陷责任期届满后两年。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容易引发纠纷。因此,在处理相关纠纷时,应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