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诉讼时效及相关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未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诉讼时效及相关法律规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09

 
267925
导读:未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的时间。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是存在着劳动方面的争议,没有办法私底下调解或者是协商解决的话,就只能够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了。

未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诉讼时效

根据法律规定,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对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三年时效的限制。然而,一旦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对于已有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应依照其规定执行;对于没有规定的情况,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主张解除合同的诉讼时效

当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主张解除合同时,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

当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时,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应依照其规定执行。然而,如果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时效期限。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并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事由。当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 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二)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 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在催告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 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五)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内容为持续履行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劳动方面争议的诉讼时效

对于劳动方面的争议,双方当事人如果无法通过私下协商或调解等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就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来解决问题。如果是申请劳动诉讼,适用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而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延伸阅读
  1. 房屋抵押贷款的条件和流程需要几天放款下来
  2. 法院对个人财产的没收是否可以追回
  3. 哪些情形离婚不用返还彩礼
  4. 别人用我的房子抵押贷款配偶要签字吗
  5. 房产抵押贷款看征信吗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合同解除的条件
  2.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
  3.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期限
  4.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5. 解除合同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
  6. 履行期限届满合同的解除问题
  7. 超过20年无人认领?提存标的的最佳处理方法?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