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案处理要多久结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合同纠纷案处理要多久结案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25

 
267831
导读:民事合同纠纷法院立案后,多久结案,应当根据案件的情况进行确定。人民法院对民事合同纠纷进行立案后,按照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后,一般在六个月内进行结案,情况特殊的,会延长六个月,也就是在一年内结案;人民法院按照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审结,人民法院必须在三个月内进行结案。

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时间及程序

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时间长短取决于审理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一审民事案件的普通程序审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审限的,可以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若还需延长,则需报请上级法院批准。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无法审结,则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一审结束后,如果一方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二审审理期限为3个月。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对裁定的上诉,审理期限为30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情况不计入审限:

1. 公告期间

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

2. 鉴定期间

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

3. 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

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合同纠纷处理的风险

合同纠纷处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风险:

1. 缺乏有效的纠纷处理机制

未建立合同纠纷处理的有效机制,导致纠纷处理不当,从而损害单位的利益。

2. 证据不充分

未收集充分的对方违约行为的证据,导致单位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处于举证不力的地位。

3. 追究违约责任可能导致利益受损

为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可能导致单位应享有的利益受损。

对于发生的合同纠纷,行政事业单位应明确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相关审批权限和处理责任。在纠纷处理过程中,未经批准,相关经办人员不能做出实质性的答复或承诺。

合同纠纷诉讼虽然属于民事诉讼,但与其他民事诉讼相比,具有自身的特征。合同纠纷诉讼的产生是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就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了纠纷和争议。如果不是因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发生纠纷和争议,就不属于合同纠纷诉讼。

延伸阅读
  1. 公司解散要员工辞工吗
  2. 案情简介
  3. 保险合同纠纷的证据清单
  4. 民事反诉判决书范本
  5. 原告**工业总公司诉被告光大银行及第三人**华侨、**侨业、金马房产委托贷款合同纠纷一案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合同公章和法人章的重叠问题
  2. 定金担保合同
  3. 一、房租上涨房东欲变更租期怎么办
  4. 抵押担保合同签订后有效吗
  5. 抵押合同的定义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6. 代理合同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有异议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呢
  7. 签订担保合同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2. 劳动纠纷诉讼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农村房屋买卖纠纷
  5. 一房数卖,谁才是房屋主人
  6. 借名买房纠纷
  7.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