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30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解除权应当由合同当事人行使,而非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根据《经济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此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或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守约方才享有解除权,违约一方不享有解除权。对于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审查解除合同的相关法律文书是否齐备,明确享有解除权的主体是谁,然后做出正确裁决非常重要。
合同的履行是实现合同目的的最终手段,但是该手段的落实必须基于合同当事人的自愿履行。一方坚持不履行合同,相对方只能向拒绝履行义务一方主张违约责任。根据民事权利的作用划分,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债务人负有应债权人的请求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的义务。合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其客体即合同的各方主体权利义务一致指向的对象是行为,即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抽象为“给付”。根据这一角度出发,合同的解除权归属于合同当事人。
综上所述,合同的解除权归属于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统一意见,便可以解除合同。其他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非特殊情况下都无权解除合同。然而,如果合同当事人一方存在违约情况,只有守约的一方才有权利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