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委托合同该怎么解除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法律规定委托合同该怎么解除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08-29

 
267162
导读:1、双方的任意权: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2、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止,但当事人另有或者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

委托合同解除的条件和规定

一、委托合同的解除条件

根据民法典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都具有任意解除委托合同的权利。以下是委托合同解除的条件:

  1. 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除非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且该损失不可归责于解除合同的一方。
  2. 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委托合同终止,但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

二、委托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以下是根据法律规定对委托合同解除进行的解释:

  1. 委托人可以随时撤销委托,无需征得受托人同意即可生效。但受托人有权要求委托人赔偿相应的损失。
  2. 受托人可以随时辞去委托,无需表明任何理由即可解除合同。

在解除委托合同时,一方当事人若在不利于对方当事人的时期解除合同,造成对方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不利于对方当事人的时期指的是,对委托人方面而言,受托人在未完成委托事务的情况下解除合同,委托人无法亲自处理该事务或找到合适的受托人代办而导致损害;对受托人方面而言,是指委托人在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尚未完成前解除合同,使受托人因无法继续履行义务而少获得报酬。

然而,若受托人未履行处理委托事务的义务,委托人不得不解除委托合同,尽管这会给受托人造成一定损失,但因解除合同事由不可归责于委托人或者不能完全归责于委托人,委托人对受托人因合同终止而遭受的损失不予赔偿或者只赔偿部分损失。

总之,委托合同的当事人具有任意解除合同的权利,但若滥用该权利,必然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因此,在解除委托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1.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
  2. 主合同变更对担保的影响及法律解释
  3. 办理完离职多久合同才能解除
  4. 开发商违约交房的情况下的法律应对措施
  5. 购房过程中合同解约定金的认识与应对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合同的传真件、扫描件的法律风险隐患
  2. 合同解除的条件
  3. 口头合同的解除条件
  4.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期限
  5.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6. 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解除权行使方式
  7. 担保提存的给付条件有哪些?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深圳工业园区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2. 乡镇标准厂房出租协议范本
  3. 小型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4. 土地厂房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