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12-13
合同无效和合同未生效在适用条件、法律后果和认定前提方面存在不同之处。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对于合同的法律效力和保护程度来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1) 合同未生效的认定前提是合同已依法成立,但由于某种原因尚未发生效力。例如,合同中约定的生效条件尚未达成,或者依法需要经过批准方可生效的合同尚未获得批准。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客观情况变化导致有义务登记的一方故意不报批,或者审批机关基于某种事实暂不予批准。
2) 无效合同不存在已合法成立的前提,自签订时起即因合同主体或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无效合同自始无效,绝对无效,对当事人不产生任何约束力。
1) 合同被认定未生效后,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将来有可能生效,也有可能不生效。尽管合同实体条款未发生效力,但并不影响合同报批条款的效力。
2)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除解决争议的程序性条款有效外,其他条款自始无效,缔约双方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1) 认定合同未生效的条件是合同主体适格,合同内容为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没有法定无效情形。只是由于设定的合同生效条件尚未达成,或者依法需要登记但未登记,导致合同未生效。
2) 认定合同无效的条件是合同主体或内容本身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首先是缔约一方或双方无民事行为能力,包括缔约方未取得特许行业资质而签订合同。其次是因内容违法而认定无效的合同,包括:
1) 合同被认定未生效后,客观上没有继续履行的条件,合同双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在合同可以继续履行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判决相关当事人继续履行相应义务,促使合同生效。
2) 合同无效的后果是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如果在本次诉讼中当事人未请求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可以另行寻求法律途径解决。认定合同无效后,法院还可判令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或拘留。
实际上,合同无效和合同未生效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产生的法律后果却完全不同。合同未生效时有两种法律后果,可能是无效合同,也可能是有效合同,因为有些合同在签署后可能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办理备案,才能正式生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民事合同的签订数量不断增加。然而,签订合同并不意味着合同完全生效,因此会出现各种原因和情形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