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02
当民间借贷纠纷发生并且借款人跑路时,受害人可以通过起诉向法院寻求解决。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由法院进行审查。对于民间借贷纠纷,最终可以通过提起诉讼来解决。一审结束后,如果没有上诉,受害人可以申请执行。如果有上诉,启动二审程序后也可以申请执行。此外,借款合同纠纷的当事人还可以自行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就可以得到解决。这种方式成本最低,也不容易激化矛盾。
出借人应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其他证据来证明民间借贷关系的存在。即使出借人持有的债权凭证上没有出借人的姓名或名称,一般也可以推定其与债务人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如果被告要否定持有人身份,不能简单否认,而必须提供有事实依据的抗辩。
如果原告仅凭借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提出抗辩称转账是偿还之前的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被告提供相应证据后,原告仍应承担举证证明借贷关系的成立。
如果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现有证据无法确认借贷行为、借贷金额、支付方式等主要事实,法院将不予认定其主张的事实。
原告应举证证明借款是否实际交付给被告以及借款数额。
被告应举证证明借款是否偿还以及偿还数额、时间等情况。
如果被告提出民间借贷关系的存在,被告应负担举证责任。
原告凭借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根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引起的,法院应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据基础法律关系审理。通过调解、和解或清算达成的债权债务协议不适用上述规定。
如果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企业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并且出借人、企业或其股东能够证明所借款项用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个人使用,出借人请求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列为共同被告或第三人,法院应予准许。如果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并且所借款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法院应予支持。
民间借贷行为属于当事人之间建立的民事行为事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具体涉案情况,可以合法处理。如果对相关事项的办理不清楚,可以咨询律师以便对相关事项进行合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