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0 更新时间:2023-08-17
1. 合同主体之区别
融资租赁合同必须由三方当事人(出租人、承租人、供货人)分别签订购货和租赁两个合同。出租人与供货人签订供货合同,同时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尽管两个合同的标的物是相同的,即供货人从出租人处获得货款并将设备交给承租人使用,但这两个合同是独立的,签订目的和规定的权利义务也不同。然而,“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租赁和贸易不可分”是融资租赁合同的基本特征。即使在回租合同情况下,承租人与供货人虽然是合一的,但作为两个不同主体出现。而借款合同只涉及出借人与借款人,不涉及第三方。
2. 法律关系客体之区别
从标的物来看,借款合同的标的物是资金,是一种借钱还钱的合同。而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是租赁物,是一种将融资和租赁有机结合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中必须涉及设备、交通工具等物品,而不仅仅是资金。根据《国际融资租赁公约》及国外法律规定,这种物件也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是消费品或家庭用品等。
从实现合同的行为来看,借款合同的履行是出借人将资金的经营权转移给借款人来实现的。因此,借款人在获得出借人的借款后,如果用于购置设备等,就享有所购设备的所有权,其使用和收益基于经营权,与出借人无关。借款人到期只需归还借款本息,不需要返还所购设备。而在融资租赁合同中,不能忽视物件使用关系的存在。通过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来实现合同的目标。合同的标的物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承租人只获得设备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租赁期满后,根据合同双方约定,承租方可以取得所有权,续租或出租方收回租赁物。
3. 租金与利息计算的不同
借款合同中,借款人除了归还借款本金外,还需要支付利息。利息的计算除了合同约定外,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银行贷款利率范围。否则超出部分无效。借款到期时,借款人需要一次性还清本金。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是租金。租金的计算比单纯的还本付息复杂。计算包括设备价款、融资利息、银行费用等总成本的回收,以及手续费、保险费等出租人的经营费用和可得利润。具体计算方法包括附加率法、年金法(等额年金法、变额年金法、成本回收法)等。租金一般在租期内分几次支付,可以是均等付租或不均等付租。而且租金一般高于同期银行贷款本息。
4. 起算期限的不同
借款合同中,借款期限一般从借款到位时开始计算。而融资租赁合同中,起租日由租赁双方商定订明,可以是开证日、提单日、最后一宗货款支付日、抵达承租人工厂日或验收日。
1. 出卖义务对象不同
与买卖合同不同,融资合同的出卖人向承租人履行交付标的物和瑕疵担保义务,而不是向买受人(出租人)履行义务。即承租人享有买受人的权利,但不承担买受人的义务。
2. 维修与瑕疵担保义务的不同
与租赁合同不同,融资租赁合同的出租人不负担租赁物的维修和瑕疵担保义务。但承租人需要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3. 取得所有权或返还租赁物的选择权
根据约定和支付的价款数额,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可以选择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或返还租赁物。如果承租人支付的是租赁物的对价,就可以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如果支付的仅是租金,则在合同期满时需要将租赁物返还给出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