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1-29
融资租赁纠纷案件主要涉及四类争议。目前,融资租赁纠纷案件的争议主要包括以下四类:承租人未按期支付租金违约、融资租赁合同的效力认定、融资租赁物的瑕疵责任、融资租赁中担保责任的认定。这四类争议的数量占融资租赁纠纷案件总数的85%。在这些案件中,原告大多是融资租赁公司,而被告通常是中小规模的加工制造类企业,如印刷、造纸、玻璃制造等行业。
商业保理纠纷主要涉及欺诈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其中,欺诈风险占比最高,达到46.5%,信用风险占比不超过40%,虚假贸易占比为33.5%。
由于融资租赁的融资期限较长(通常为24个月或36个月),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政策对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数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进行,相关实体经济部门将进一步受到影响。因此,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诉讼案件的数量总体上可能会呈上升趋势。
商业保理的融资期限原则上为6个月左右的短期融资,实体经济的进一步下行对商业保理有一定影响,但由于融资期限较短,实体经济下行风险的预期是可控的。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长沙市两级法院审理的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一审案件共计77件,法院支持原告(即融资租赁公司)的案件数量为46起,占比为63.6%。
亚洲保理发布的《保理司法判例分析研究报告》显示,在已经宣判的商业保理案件中,尚未出现保理商败诉的情况,即保理商胜诉率为100%。
在一般融资租赁中,融资企业的还款来源是项目的经营收益。然而,当融资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扩大生产规模后,是否会产生利润面临市场风险。
在售后回租的融资租赁模式中,企业没有扩大生产而产生的经营收益,融资本息全部依靠企业原有的经营收益负担,这实际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
无论是暗保理还是明保理,商业保理的第一还款来源都是融资企业向其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核心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等。商业保理公司在受让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后,向融资企业提供贷款,实质上是向核心企业放款,而融资企业提供担保。
应收账款是指已经产生且无争议的债权,保理公司在受让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后,并不承担融资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
当融资企业受到实体经济的影响或自身的市场风险导致还款能力下降时,融资企业可能陷入困境。由于融资租赁可以通过拍卖租赁物、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或要求生产厂家承担回购义务,导致融资企业一般对还款意愿较差。
在商业保理中,即使核心企业向保理公司回款出现逾期,融资企业通常是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双方有长期合作关系。为避免保理公司起诉核心企业而破坏合作关系,融资企业通常会积极偿还融资本息,表现出较强的还款意愿。
综上所述,商业保理的法律结构相对简单,保理公司不承担融资企业的市场风险,总体风险可控。而融资租赁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融资租赁公司需要承担融资企业的市场风险,总体风险较大。